近期,廣東11省聯盟和長三角(滬浙皖)聯盟的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結果公布。廣東11省聯盟第一批集采涉及394家企業,平均降幅43%,最高降幅達到98%,涉及化學藥、中成藥、血液制品和基礎輸液等294個品種;長三角(滬浙皖)聯盟采購首次亮相,針對國采產品開展續標的聯合采購,引入“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價格有降有升,共涉及47個品種。
兩次集采頗為引人關注。一是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帶量采購做出“提速擴面”安排。二是兩次集采涉及品種較多、范圍較大。三是廣東、上海作為醫藥領域的重點區域,都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導效應。四是兩次規則兩種不同的中選導向:上海從產品和企業兩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分,價格因素影響相對較小;廣東則不然,價格影響依然很大。
通過各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信息統計,2021年全國共開展藥品集中采購50余次,省級層面開展的藥品集中采購項目共43次,占總量的80%以上,其中帶量采購24次,掛網采購19次,平均降價幅度>30%。
2022年,為實現國家設定的省級帶量采購350個品種目標,預測集中帶量采購的密度會有所增加。現階段,有四個方面值得重點關注:
聯盟議價規則各異
從2020年12月到2022年1月,共18個省際聯盟采購項目啟動運作,包括陜西11省聯盟、京津冀3+N聯盟、6+2(四川)聯盟、廣東11省頭孢聯盟、新疆2+N聯盟、8+2(黑龍江)聯盟、重慶9省短缺藥聯盟、重慶8省常用藥聯盟、甘陜聯盟、魯晉聯盟、廣東7省中成藥聯盟、廣東11省化藥聯盟、江西4省聯盟、湖北19省中藥聯盟、河南14省聯盟、8+2(內蒙古)聯盟、廣東13省聯盟、長三角聯盟等。
截至目前,全國30個省(區、市)和新疆建設兵團均加入不同聯盟。其中參與較多的有:山西參與9個聯盟,青海、湖南、寧夏、新疆及新疆建設兵團各參與8個聯盟。各聯盟采購涉及品種數量差距巨大,最多231個品種,最少的只有1個。同時,省內聯盟采購在過往山東、山西、安徽、江蘇省的基礎上,湖南省婁底、郴州、永州、懷化聯盟采購也加入其中,上海也開展了2次醫共體的聯盟采購。
從各地集采規則看,存在較大不同,主要表現在質量劃分、分組規則、評審方式、報價方式、聯動機制、中選規則、中選數量、分量規則、中選后的使用管理等方面。從2021年各個項目的統計看,長三角聯盟的綜合評審方式被各聯盟廣泛采用,但采用的標準和方法各不同,尤其體現在價格分的占比差異很大,如陜西11省聯盟價格占比80%,相對較高;大部分省際聯盟占比50%~60%,如甘陜聯盟、魯晉聯盟、湖北19省聯盟、重慶9省聯盟、新疆2+N聯盟等;也有部分聯盟價格分占比為30%~40%,如江西4省聯盟、河南14省聯盟等;上海則采用不同的方式,價格占比相對較低。
2022年,在政策的鼓勵和引導下,或將出現更多層級不同、規模不一的聯盟采購。
續標采購產品調整
2022年,國家聯采品種到期越來越多,需要續約。
2021年11月4日,為規范各地的續約工作,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關于做好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協議期滿后接續工作的通知》(醫保辦發〔2021〕44號),要求續標工作本著穩定市場預期、穩定價格水平、穩定臨床用藥的原則,以省際聯盟或省級為單位開展。
2021年,大部分省份按照44號文要求,采用詢價方式進行了續標,如山東、河北、遼寧、江蘇、黑龍江等。也有部分省市繼續沿用上一批中選品種,如浙江、內蒙古、吉林等。還有一些省份進行了重新招標,極具特點,值得關注。如雙向選擇詢價的北京模式、綜合評價競價的上海模式、分組競價的廣東模式、雙信封競價的湖北模式等。
從各省的續標結果看,中選產品的價格、品種和數量等與之前相比變化較大,價格有降有升;大部分可以繼續續標,一些過去落標的產品有了再次進入市場的機會。比如此次的長三角聯盟集中帶量采購,80%保持原有產品,其他品種發生改變,市場結構和格局會因此再次改變。
中成藥帶量采購擴面
2021年,國家醫保局明確指出“按照國辦發2號文件以及探索的情況來看,生物類似藥納入集采,包括中成藥的大品種納入集采,這是制度性的要求”。過去一年來,各地按照國家集中采購要求精神,進行了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試點,如青海省、浙江金華、河南濮陽等地針對部分需求大、金額高的中成藥品種開展了集采探索,摸索了經驗,取得了積極成效。
最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湖北19省聯盟開展的中成藥聯合帶量采購。此次集采共有157家企業參加,涉及182個產品;最終97家企業、111個產品中選,中選率達到62%,中選價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湖北開創的合并通用名、雙信封綜合評價、引入醫療機構大數據評價、用日均治療費用代替單價等方法,為其他區域的集中帶量采購提供了借鑒。
廣東7省中成藥跨區域聯盟集中帶量采購也已啟動,涉及清開靈、藍芩、醒腦靜、百令、生脈、復方丹參、血塞通、銀杏葉、康萊特、連花清瘟、尿毒清、腎康、痰熱清、喜炎平等58個中成藥品種。廣東集中帶量采購中的AB分組、P1P2報價、按價格順序和降幅確量分量等做法值得行業關注。
2022年,在湖北聯盟及廣東聯盟中成藥帶量采購的有益探索基礎上,集中采購“無禁區”,涉及的中成藥采購范圍一定會繼續擴大。
掛網規則且行且改
2021年,有19個省開展了掛網采購項目。國家醫保局醫療保障工作要點強調“完善省級平臺陽光掛網采購制度,規范掛網撤網規則,促進信息聯動,逐步實現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從省級平臺采購所需藥品和醫用耗材”,各省積極響應,對當地藥品掛網、動態調整等規則進行了修訂完善或重新制定,先后有25余個省份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文件。2022年,國家醫保信息系統投入使用,尤其是醫保編碼廣泛應用后,掛網工作將更加規范。
綜合分析各地掛網政策,雖然不盡相同,但特點可以集中體現在“分類掛網、分層限價、最低價聯動、同類品種價格限制、動態調整”等方面,部分省份還建立了掛網議價機制,鼓勵醫療機構與供應商通過掛網平臺議價成交,如上海、江蘇、江西、海南、四川等省。
(來源:醫藥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