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六環外,“中國藥谷”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正在崛起。景弘大街20號,北京三元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元基因”)數智化新廠區已于一季度投用。而幾年前,這里還是大片的農田。
作為北京市100項科技創新及高精尖產業重點工程,三元基因新廠區占地30畝。嶄新的現代化廠區內,智能化生產和研發基地落成,將為企業新產品上市提供足夠的科研空間和生產產能。公司表示,現有產品產能擴充,再加上建設新產品生產線,將讓公司生產能力大幅提升近10倍。企業將加速打造生物制藥領域“工業4.0”標桿。
三元基因數智化新廠區
8月26日,三元基因剛剛交出一份亮眼的半年成績單。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7億元,同比增長16.92%,實現扣非凈利潤888.89萬元,同比增長21.89%。業績增長勢頭十分強勁。
成立于1992年,一直扎根北京,三元基因是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工程一類新藥企業,其人干擾素α1b產品是中國首個基因工程I類新藥,實現國內該領域從無到有“零”的突破。
干擾素是人體天然免疫的第一道防線,但病毒感染會抑制內源性干擾素產生,因此補充外源性干擾素對免疫低下的兒童非常重要。該公司人干擾素α1b(商品名:運德素®)已連續多年占據中國干擾素市場份額領先地位。
近日,三元基因新廠區首次對媒體開放。記者獲悉,目前公司新廠區正在進行緊張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檢查。
智能化生產基地二層,一條注射劑生產線正在調試中。16個灌頭同步工作,每分鐘可灌裝約550瓶,效率是目前國內是最高的。產線智能化程度也非常高。公司董事楊大軍介紹,工業互聯網、窄帶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云存儲、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先進技術的大量運用,正讓藥品生產加快告別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模式。小藥瓶在灌裝前稱重一次,灌裝后再稱一次重量,如果藥劑灌裝量不夠的話,馬上就會被自動剔出來,而這一系列操作僅僅需要幾秒鐘。
三元基因智能化生產基地
說起企業這些年的發展,就繞不開北交所上市。2021年1月,三元基因登陸新三板精選層,公開發行募資2.83億元;10個月后,北交所開市,三元基因作為首批上市企業平移至北交所。
“我們打破了研發、廠房、市場三個發展瓶頸。”三元基因副總經理張賓說,北交所上市,讓企業積蓄的成長動能更加充分。
“上市募資解決了企業研發資金不足的問題。讓企業敢投、能投。”按他的話說,這幾年企業新藥研發是拼著命地往前推。公司已上市的4款創新藥,已成為企業的“現金牛”,可以為發展帶來持續的資金。目前募投在研的4個“世界級難題”新藥研發項目,將進一步鞏固企業的“江湖地位”。
多年來的產能困擾也將一舉打破。1998年,三元基因在北京大興工業區建立國內第一條通過GMP認證的基因工程藥物生產線,最初批復產能為每年50萬支。這些年來,老廠區一直通過技術改造提升產能,最高達到1500萬支,但已完全飽和。
今年,江西省醫保局牽頭的干擾素集采為公司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產品將迎來增長放量,產能支撐是個考驗。三元基因董事長程永慶表示,過去因為產能不足,企業經常遇到供不應求“斷貨”問題。如今新增產能的大幅擴張,將充分保障公司未來新產品上市以及產能發展的需要。
受疫情影響,前幾年三元基因業績一度下滑。不過,自2023年以來,企業經營正在加快恢復。去年,公司營業收入、扣非后利潤雙雙同比增長40%以上。今年上半年恢復勢頭延續,一條觸底反彈的“微笑曲線”正變得清晰起來。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