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間,三元基因(837344)發布年度報告,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億元,同比增長43.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909.3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41%;扣非后凈資產收益率由3.71%上升至4.91%。
完善市場渠道布局新品研發形成臨床階段梯次
報告期內,三元基因快速布局市場銷售工作,加強銷售團隊組織建設,積極開拓市場,完善市場渠道布局,實現業務增長。同時,三元基因形成多個臨床階段梯次新品,有效保障后續新型成果上市節奏。
三元基因表示,公司四大募投項目已經有兩個進入臨床III期,人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RSV肺炎臨床試驗臨床III期已完成并等待批文。公司新型PEG集成干擾素突變體注射液伴隨基因檢測治療乙肝臨床試驗,γδT細胞的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臨床研究正處于臨床實驗階段。公司對人干擾素α1b臨床真實世界研究正按步進行。
公開信息顯示,1973年,美國科學家發現限制性內切酶,開啟了人類通過基因重組技術改造大自然的大門。1980年,國外科學家先后從歐洲和美國人體內克隆出干擾素α2a和干擾素α2b基因,并在大腸桿菌中重組表達,使其作為藥物用于臨床治療成為可能。當時,我國需要進口國外干擾素,價格昂貴并且不適合國人體質。
三元基因首任董事長侯云德院士經過艱苦研發,嘗試多種方法后,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從健康中國人臍帶血白細胞中克隆出了α1型干擾素的基因,這個干擾素亞型后被國際專業委員會命名為α1b。這款產品獲得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了我國基因工程藥物“由零到一”的突破,由此開啟了三元基因1.0時代。三元基因生產的人干擾素α1b(商品名:運德素®)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副作用低、療效明顯,而且特別適合兒童使用,市場競爭力突出。
實現“從0到1”的跨越后,公司謀求進一步壯大發展,必須依靠資本的力量,2021年公司登陸北京證券交易所,邁向2.0時代。成功上市使得三元基因有了充足的資金開展人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RSV肺炎臨床試驗、γδT細胞的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等四大募投項目研發,為下一階段的發展蓄力。
智能化新廠區為未來業績增長夯實基礎
三元基因表示,公司已入駐智能化新廠區,邁向3.0時代。新廠區被北京市命名為“中國抗病毒藥物創新科普基地”,為中國未來的健康科普事業、抗病毒科普教育貢獻力量。在生產方面,公司新廠區制劑生產線包括粉針劑、水針劑、噴霧劑、滴眼液、預充式注射劑和吹灌封一體化霧化吸入劑等,年產多規格和多劑型產品達到一億支以上,有效提升產能空間,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夯實基礎。
公司將新廠區打造成“工業4.0”標桿項目,運用工業互聯網、窄帶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云存儲、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先進技術,以特定專屬的IT/OT分域網絡結構作為底層支撐,參照國際ISA-95標準,結合三元基因自身工藝特點與戰略發展需求,循序引入SCADA、DCS、MES、WMS、LIMS、QMS、EAM、EMS、BMS、數字孿生等前沿信息化系統和一流的創新化專業解決方案,與現有OA、ERP、CRM、SCM、BI等經營管理系統集成,力爭打造成北京市醫藥新質生產力示范項目。
未來,三元基因將繼續爭做基因創新藥龍頭,探索干擾素多領域應用,以更先進的科技和更高質量的產品,為我國人民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