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基因外景
三元基因生產車間 公司供圖
三元基因董事長程永慶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在北交所上市收獲很大,獲得了發展資金,四個新藥項目臨床研發進程加快,并獲得了諸多成果。2022年10月,三元基因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2022年11月,三元基因入選北證50樣本股名單。
注重原創性技術
程永慶稱,公司致力于基因工程藥物的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創立至今,公司已經走過30年的發展歷程,專注于基因工程藥物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
程永慶介紹,1992年公司創始人、首任董事長侯云德院士希望把相關基因工程研究成果轉化為藥物和疫苗推向市場;而程永慶剛從協和醫學院研究生院畢業,加入到一家中外合資的風險投資公司,專門從事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產業化的投資。“第一次和侯云德老師見面是在他的實驗室。侯老師打開抽屜,里面有一大堆獲獎證書、學術論文、雜志文獻。他激動地對我說,如果這些成果能轉化為藥物和疫苗就好了。即使過了30多年,現在還記憶猶新。”程永慶回憶稱。
就這樣,程永慶和侯云德兩人一拍即合,共同創立了三元基因。三元基因的主營業務產品人干擾素α1b(商品名:運德素)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工程一類新藥。公司的基因工程藥物生產線第一批通過了國家GMP認證。運德素上市后,多年來保持國內市場份額第一。
自創立以來,三元基因一直注重原創性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多年來持續進行干擾素在治療病毒性疾病和腫瘤領域的臨床研究,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近幾年研發強度均超過10%,處于行業較高水平。
程永慶稱,20年前公司就建立了經國家批準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院士專家工作站,公司還是中國藥科大學的碩士生培訓基地。公司重視科研成果的原始創新,并注重臨床應用的市場創新,獲得了50余項創新藥物的發明專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程永慶表示,針對病毒性肺炎,如何開發更好的具有臨床醫學價值的給藥方式很重要。公司在國際上首創開發了基因工程干擾素霧化吸入給藥方式,通過新的制劑學研究,為臨床提供新的給藥方案以及治療方案,并取得較好的研究成果。
程永慶介紹,公司人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RSV肺炎三期臨床試驗和人干擾素α1b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三期臨床試驗正在有序推進。兩個項目通過霧化吸入的給藥方式,可讓藥物迅速作用于靶器官肺部,迅速產生治療效果,提升了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加快新藥研發
在產業化層面,程永慶表示,回顧三元基因運德素產品的投產和上市過程,完整經歷了從工業1.0到工業4.0的生產制造歷程。
1992年,三元基因在侯云德院士領導的病毒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的地下室,建立了第一個單機作業的中試車間(工業1.0);1998年,在大興經濟開發區建立了中國第一條通過GMP認證的基因工程藥物生產流水線(工業2.0-工業3.0);目前,公司正在北京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建設智能化、數字化新廠區,該廠區按照工業4.0標準建立,將建設新型霧化吸入制劑生產線以及細胞治療藥物研發生產工程中心。新廠區建設項目被列為“2022年北京市100項科技創新及高精尖產業重點工程”。
“北交所定位于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非常契合公司目前的發展階段。”程永慶表示,北交所在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以及上市公司與投資人有效溝通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作為首批北交所上市企業,程永慶稱,公司在北交所上市收獲很大。首先,通過上市獲得了發展資金,公司四個新藥項目臨床研究進程加速,助力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其次,上市后企業資信得到提升,公司在銀行融資方面獲得了更大空間。公司與工商銀行等五家銀行達成共計6億元的信貸支持,為公司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保障。另外,公司的治理水平和經營質量都得到了明顯提高。
為加快發展,公司招聘了大量年輕、專業的優秀人才,并適時推出了新一輪股權激勵計劃,為公司長遠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022年11月,三元基因入選了北交所發布的北證50樣本股名單。程永慶稱,展望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提升經營理念,主動融入國家創新發展大局,通過創新發展,為患者提供更多具有臨床醫學價值的新藥,為投資者創造更大價值,為北交所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