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加點保障生產、每道程序嚴格把關、推進藥品新研究……疫情期間,藥品生產企業有序安排生產,履行社會責任。3月13日,北京市發改委組織記者走進北京三元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進行探訪,了解企業保障生產的情況。
地點:三元基因藥業
運德素日均生產12萬支
下午4點,北京三元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里,工作人員小孫正在進行液相分析操作。“這個操作主要是監測樣品的濃度和純度。”她說。研發中心里,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忙碌著,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保證重組人干擾素α1b(商品名:運德素)高質量的進入到醫療場所。
在國家衛健委頒布的《新型冠狀病毒防治診療方案》第一版至第七版中,α干擾素被列為抗病毒治療藥物之一。“α干擾素對病毒有兩個作用。一個是通過激活抗病毒蛋白來抑制病毒,再有是激發細胞免疫來清除病毒。”北京三元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程永慶介紹,“國家相關部門要求公司要保障運德素的生產和供應。公司立即成立抗擊疫情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安排了加班加點保障供應的應急方案。”
疫情期間,三元基因藥業的員工們都在加班加點的工作著。“為了保障運德素的生產,員工們加班加點,大家都想著盡自己一份力量為抗擊疫情做貢獻。”程永慶說,“公司的藥品產能也在翻倍。疫情前,一天的產能是6萬支,現在一天能生產12萬支。”
除去加班加點保生產,三元基因藥業還推進著藥品研究工作。程永慶透露,目前,已啟動了兩個新的研究項目。“一個是對于醫護人員這些高危人群的保護作用,我們做了運德素預防作用的研究。第二個是針對患者的治療臨床研究。現在,兩個項目正在推進中。”據介紹,按照相關部門要求,干擾素已納入到援外目錄中。
地點:以嶺藥業
膠囊日產量達七百萬粒
下午5點,位于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連花清瘟顆粒包裝車間中一片繁忙的景象。一閃一閃的激光機正在藥品包裝上打印生產批號。自動稱量系統測控著藥品的重量,屏幕上綠色的數字表示藥品裝量合格,紅色的數字代表裝量不合格,不合格的藥品將被自動剔除。生產車間中的工作人員,認真抽檢著生產批號。
與此同時,連花清瘟膠囊車間的工作人員也在忙碌著。鋁塑間中,經過粉碎、總混、充填后的一粒粒膠囊正在被密封到鋁塑板中。批號是否打印完整、鋁塑板是否有毛邊、鋁塑板壓紋是否清晰……看機人員和抽檢人員嚴格把關質量,確保藥品無缺陷。隨后,一個個裝著膠囊的鋁塑板經過枕包、裝盒、裝箱多道程序,成為成品,成品經過質量部門嚴格的質量檢驗放行后,才能夠出廠到達消費者手中。
據了解,疫情前,這里生產的藥品為參松養心膠囊。根據需要,疫情期間,這里臨時改為生產連花清瘟膠囊。“位于石家莊的生產車間產能不夠,委托北京的車間來生產。”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建華介紹,“生產線不需要做大的改變,只是對一些模具進行了調整。2月11日這個車間開始連花清瘟膠囊驗證批的生產,經過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嚴格審查后,2月26日正式生產。目前連花清瘟膠囊的日產量約七百萬粒。大約在7月份,一天膠囊日產量能達到1500萬粒。”
“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后,在國家衛健委歷次的診療方案中,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均被列為推薦用藥,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廣介紹,“目前,膠囊和顆粒兩個生產車間一線工人是267人,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保障藥品生產。”
(來源:勞動午報)